暢銷小說《追風箏的孩子》故事催淚感人,而書中主角因故逃離阿富汗而旅居他國的情節,儼然就是《幸福招呼站》導演巴爾馬克阿卡姆(Barmak Akram)早年的生涯寫照。

巴爾馬克阿卡姆於1966年出生於阿富汗首都喀布爾,15歲時因戰亂而隨家人遠赴巴黎尋求政治庇護,並因此成為法國知名的藝術家及樂手。他畢業於法國公認最好的電影學院La Femis,主攻視覺與電影藝術,但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,則又使他成為法國知名樂手及作曲人,曾接連為法國新音樂浪潮歌手馬修謝迪(Mathieu Chedid)與印度裔歌手蘇席拉雷蔓(Susheela Raman)填詞。巴爾馬克阿卡姆的作品向來以具有阿富汗傳統的波斯風格著稱,不論詞曲詩文、抑或視覺繪畫,皆流露出他對故土的思念。他同時也身兼紀錄片編導,異於主流的阿富汗觀點,使他作品在法國影壇獨樹一格,而《幸福招呼站》則是他首次執導的劇情長片。

《幸福招呼站》是巴爾馬克阿卡姆與學院恩師尚克勞德卡里耶(Jean-Claude Carriere,為《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》、《哥雅畫作下的女孩》的編劇)共同譜寫的劇本,靈感來自當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瓦解後,每個人逢他就問:「阿富汗現今狀況如何?」的處境。巴爾馬克阿卡姆於是決定以電影《幸福招呼站》裡的計程車司機主角,引領觀眾一探歷經了25年戰亂後的喀布爾社會現況;而劇中藉由一名小孩所串起全片故事的概念,則源自他向喜劇大師卓別林經典《孤兒流浪記》致敬的初衷。

歷經20多年的異鄉漂泊,巴爾馬克阿卡姆相對更能客觀看待喀布爾這個悠久古城,特別是在21世紀所面臨的窘境裡。不過就如電影《幸福招呼站》裡的一貫幽默基調,巴爾馬克阿卡姆也始終相信「笑聲」是帶領眾人度過困境的最好方法。《幸福招呼站》雖是巴爾馬克阿卡姆首度執導的電影作品,但溫馨感人的劇情與剖析精闢的眼光,卻獲得國際影展的一致肯定,並且使他隨電影造訪全球影展而聲名大開,有電影界的「卡勒德胡賽尼」(《追風箏的孩子》作者)之稱。